手机看新闻
[摘要] “如今的海门,面临着历史上千载难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晓敏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起了台下国内众多知名媒体记者的浓厚兴趣。这是4月11日上午,我市首次举办海门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地块新闻
“如今的海门,面临着历史上千载难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晓敏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起了台下国内众多知名媒体记者的浓厚兴趣。这是4月11日上午,我市首次举办海门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地块新闻发布会上的场景,会上,我市将精心筛选出的18块精品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
据了解,举办产业用地招商推介会在我市尚属首次。今天推出的18个精品地块,全部为连片优质产业用地,总面积4046亩,单个地块面积均在100亩以上,所有地块将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三大方向。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晓敏致辞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旭东作重大产业项目地块招商推介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项目办主任施俊主持发布会
副市长周国强和自然资源局、招商部门负责同志就地块招商相关问题答媒体问。
在致辞中,郭晓敏说,人间最美四月天,我们相约在江风海韵的海门,隆重举行海门市重大产业项目地块招商新闻发布会,着重介绍海门近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新成效,深入展示海门推动产业发展所拓展的新空间、新优势,着力招引一批高端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共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今日海门,紧扣高质量,谋求新突破,综合实力稳步攀升。海门是江苏长江以北个全面小康达标市和GDP突破千亿元的县市。在江苏省首次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中,海门列63个县市第8位、南通第1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2019年在综合实力、工业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营商环境五个“百强县”榜单,海门均跻身前20强、全省前8强。
今日海门,主攻重特大,瞄准中高端,产业支撑更加坚实。海门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建筑、现代家纺、电子信息“3+3”产业集群,其中家纺、建筑、装备制造等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主攻重特大项目一直是海门高质量发展的“头版头条”,去年,总投资超千亿元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成功落户海门港新区,招商局重工制造的我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顺利交付,全市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05个,超10亿元重特大项目25个,在南通项目建设考评中连续4个季度获得流动红旗。
今日海门,改革促活力,创新优服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市致力提供的审批服务,简政放权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江苏领先,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建设建成样本,审批速度在省定标准“3550”基础上率先实现海门版“1220”改革目标,最快的工业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10天。坚持“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更好服务“自己人”,办好“自家事”。
今日海门,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美好蓝图共同描绘。海门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点功能区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的核心区,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和环沪都市圈的重要节点,正处于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风口”。
会上,近期,各种重大交通利好消息被浓墨重彩的进行了介绍。过江通道方面,国家发改委4月7日晚公布了《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规划》主要布局横跨长江干线主要航道、具有交通功能的过江通道项目,南通共有8个过江通道项目得到规划支持,未来将形成“八龙过江”格局,而5条规划建设的项目中有3条与海门直接关联(崇海、海太、北沿江高铁),2条从海门直接过江,这在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沿线都是少有的。
空港方面,海门100公里半径内有4个建成机场(兴东、虹桥、浦东、硕放),1个规划中的南通新机场。从距离来看,从海门到南通兴东机场30,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到浦东国际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都是1.5。
高速公路方面,目前已经建成的有沪陕高速、宁启高速、扬启高速,海门市域内所有区镇15以内均可上高速。目前,南通绕城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建设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年内开工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届时海门境内将有“一个起点始入口,一个枢纽,一个机场互通”。
铁路方面,除了沪通铁路、宁启铁路、疏港铁路外,规划设计中的北沿江高铁及城际铁路将海门与上海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海门与苏南城市也将融为一体,“上班在苏南、居住在海门”“工作在海门,生活在上海”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现实。
水路方面,海门坐拥江与海的双重资源优势,沿江有通海港,沿海有东灶港,靠近南通主城有叠石桥无水港。
总的来看,对一个县级市而言,市域内有高铁、有高速、有高架、有机场、有江港、有海港、有无水港、有过江通道,更为关键的是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放眼长三角,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凤毛麟角。
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沈旭东对本次所推地块作详细推介。他说,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快建成一批区域特色明、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规模水平高的优势主导产业,今年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各区镇主导产业定位,
着力推动主导产业扩规模、提水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天推出的18个地块均设置了明确的产业招引方向,根据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三大方向,主要包括海工装备、港口机械类,智能制造类,高端家纺家居类,生物医药类,新材料装备制造类,机器人智能制造类,高端文旅度假类等。本次活动将面向全球进行产业招商,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凡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发展空间。
同时,针对产业发展痛点和需求,我市还将推出细分产业政策措施,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高端发展、拓展金融支持手段、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给予项目更多支持。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海工装备及豪华邮轮等高技术船舶制造和配套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现代建筑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本次推出5个地块,地块总面积为1110亩。
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家纺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本次推出2个地块,地块总面积288亩。
海门港新区重点发展绿色精品钢和新材料产业、临港型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本次推出2个地块,地块总面积为672亩。
临江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文旅产业。本次推出的10号地块总面积142亩。
三厂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文旅产业。本次推出的11号地块总面积500亩。
常乐镇重点发展现代建筑及其配套产业、文旅产业。本次推出的12号地块总面积107亩。
正余镇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本次推出的13号地块总面积113亩。
四甲镇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精密机械产业。本次推出的14号地块总面积134亩。
悦来镇重点发展光电产业、体育运动器材产业。本次推出2个地块,共计290亩产业用地。
余东镇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日用品智造产业。本次推出的17号地块总面积240亩。
海永镇重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创意会展产业。本次推出的18号地块总面积450亩。
为适应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我市推出4046亩土地用来招引优质产业项目,对投资企业有着基本的指标要求。
为招引高品质项目,对于上述地块,我市希望在企业实力方面,投资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等级和资金实力。内资项目总投资5亿元至10亿元的,注册资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10亿元至50亿元(不含)的,注册资本总额不低于1亿元;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注册资本总额不低于2亿元。外资项目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不低于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投资要求方面,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开票销售)不低于500万元,设备亩均投入不低于2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海门港新区、临江新区、三厂工业园区亩均投资强度(开票销售)不低于450万元,设备亩均投入不低于15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25万元;常乐镇、四甲镇、正余镇、余东镇、悦来镇亩均投资强度(开票销售)不低于400万元,设备亩均投入不低于1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
建设周期方面,一般不超过24个月。在设计、工艺、建筑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由所在区镇出具书面证明,经市项目办认可,建设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但必须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变更协议。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字